全球暖化,大自然在考驗物種未來發展
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,國人身心靈都受到束縛,本來想出國散心的,只能退而求其次出外輕旅行了。但今夏溫度屢創新高,卻又要擔心如何避免被太陽曬傷、降低發生熱傷害的風險;國民健康署提醒出外除牢記「寬邊帽、太陽眼鏡、涼爽透氣之衣物、擦防曬乳、帶水瓶」五項裝備外,也可視需求選用部分涼感產品。在炎炎夏日裡,最大的渴望莫過於讓自已保持清爽酷涼,而涼感產品已成為當今時尚界的一種趨勢,涼感產品消費者購買意願調查高達50-60% UP;若一套衣物讓您在炎熱的氣溫下,保持身體的最佳溫度,那可能是具有涼爽觸感或即時冷卻效能的高機能紡織品;而它終將會成為您的第二層皮膚。
市售涼感紡織品,真的涼感嗎
涼感紡織品已成為夏天最夯的商品,其大多添加冰涼觸感的《冷元素》成分於纖維中,藉此讓皮膚感到舒適涼爽,等於是「隨身攜帶涼感」。目前市售涼感紡織品,主要區分為有機物質木醣醇或薄荷醇及無機礦石涼感玉等兩類,其優缺如下所示 :
有機物質 : 木醣醇或薄荷醇
當人體流汗時(散熱),纖維上的木醣醇/薄荷醇
遇到汗水會產生吸熱反應,所以產生涼感
★ 材料特性 - 流汗就會涼,乾了就不涼之問題 ★
無機礦石 : 涼感玉
在纖維中加入玉石的粉末,因礦石「導熱速度」快,
在冷氣房時,會更具涼感
★ 材料特性 - 遇冷則冷,遇熱更熱之問題★
今夏最 "夯" 智能溫控技術 双機制涼感紡織品 ( smart textiles )
過去涼感機能性產品,僅針對單一氣候與應用情境下提供單一功能,如夏天吸濕排汗、冬天蓄熱保溫,無法因應外部氣候所造成之優勢、進一步優化涼感降溫的最新解決。織物面料應用此溫控技術(hydro-function),可賦予織物能主動應答體溫變化的能力。當人體感到炎熱時,能即時啟動降溫功能,並達到人體適宜溫度時,則自動停止 (Activated cooling—cool you just right )。 智能溫控技術可主動因應溫度變化調節水分蒸發速率,讓穿著者在一日氣溫多變的情況下感受到涼爽、舒適,如下圖所示。智能涼感溫控技術可滿足消費者期待之需求-瞬間接觸涼感《涼得快》及持續降溫涼感《涼得久》。
圖/ 智能涼感溫控技術(hydro-function)
智能溫控技術採主動式感應體表的溫度升高,迅速激活並啟動降溫功能,進而產生瞬間接觸涼感&持續降溫涼感的雙重效果,並達到人體適宜溫度後,自動停止。
關鍵涼感技術,主動機能!如何做到?
►瞬間接觸涼感: 衣服溫度約32℃時,植物基高分子會透過熔化作用,達到織物瞬間涼感,可有效降低體溫近1.6〜2度(℃),將人體的熱量從皮膚轉移,達成高效冷卻效果。若冷氣要開到25度才會涼,現在開到27度就有25度的效果,達到節能減碳之高效能。
►持續降溫涼感 : 穿著時更全天體驗持續的冷卻涼感,協助穿著者保持最舒適的氣候,同時減緩溫室氣體效應。
♦模擬運動前中後期,人體溫度及汗水蒸發量♦
1. 運動前期(熱身期)
- 皮膚溫度約32℃時.植物基高分子會透過熔化作用,達到織物瞬間涼感。
2. 運動中期(高運動量期)
- 高運動高發汗階段,體溫高於32℃時,高分子材料會降低與水的親和力,使得織物可快速導濕並蒸發汗水,感覺不悶熱、不濕黏
達到『快乾涼感』的效果。
3. 運動後期(恢復期)
- 體溫低於32℃,高分子材料會增加與水的親和力,織物可減少蒸發量以維持體溫。
圖/ 模擬運動前中後期,人體溫度及汗水蒸發量
圖/ 在運動的各個環節上,涼感紡織品都能快速因應,配合作動,發揮其效
SGS紡織實驗室 檢驗結果分享
在涼感數據表現上,台灣紡拓會訂出的標準,Q-Max等於或大於0.14才可以稱為涼感紗。但消基會發現,市售涼感紡織品,有五成未達瞬間涼感標準。
♦『織物瞬間涼感驗證規範』: 業界標準供參照.須達標才是涼感紡織品
• 針織Q-max值高於0.13W/cm2
• 梭織Q-max值須高於0.17 w/cm2
圖/ 涼感實測效果
智能溫控技術 双機制涼感技術,成功融合兩大技術優勢、進一步優化涼感降溫的最新解決方案,改善現有產品不足之部份。
經SGS紡織實驗室測試結果,Q-Max值達0.248(標準值≧0.14 才可稱涼感紗),如下所示:
涼感紡織品改善了人類生活品質,但是否會造成環境汙染?
智能溫控技術及双機制涼感技術,融合兩大涼感要素,涼得快且涼得久,並改善現有產品的不足,讓人體溫度維持在舒適的氣溫當中。在研發及選擇材料上,皆須考量到低碳永續及生物可分解材料,所以選用生物基(Bio-based)植物油衍生物及專利溫度應達智慧型高分子,並通過美國官方農業部(USDA)Bio-based 天然永續認證,使用上安心無虞,對地球生態環境亦不會造成危害。另外,因有效提供消費者帶來瞬間涼感及持續涼感,不僅保有耐水洗性,還可以做到節能減碳,減緩全球暖化,為下一代,做對的事情。